朋友圈晒娃也有七年之痒?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!

上学前疯狂晒娃,四年级后人间蒸发……最近有个“四年级人间蒸发现象”大火,说的是随着娃长大,家长晒娃的热情不断降级,直到为零。有人调研了超过3000位家长,发现超过70%的孩子在四年级后,就从家长的朋友圈消失了。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父母在社交平台上晒娃的热情越来越低?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?记者采访了几位家长,听听他们怎么说。

亲子关系经过“七年之痒” 父母与孩子的“冲突”变多

有网友发现一个晒娃规律:上学前的娃,朋友圈C位;一、二年级,表现好时经常冒泡;三年级,偶尔晒晒;四年级之后,娃开始消失……亲子关系经过“七年之痒”,孩子的照片正从朋友圈慢慢消失……

对于这个现象,家长王女士深表赞同,她的儿子已经在朋友圈“消失”快两年了。王女士说,上学前的娃,激发母性;上学后的娃,激怒母性。儿子小时候天天晒,怎么看怎么可爱,长大了变得猫狗都嫌。孩子小的时候,看本书、换个发型,王女士都能发个朋友圈,练习街舞、学个书法更是会饶有兴致地拍上九宫格发朋友圈,亲朋好友的夸赞让她成就感满满。可孩子上学后,学习压力变大,但儿子边玩边写的拖拉劲儿把她折磨得没了脾气。重要的是,孩子身边的同学全都多才多艺,有弹钢琴的、跳拉丁舞的、练跆拳道的,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再晒了。“大部分妈妈都会在孩子上高年级之后进入晒娃倦怠期,少了小时候的可爱,才艺也不那么突出,学习成绩越拉越大,家长逐渐认清了现实。”王女士说。

“实在没有心情、没有力气晒娃。”家长黄女士表示,小时候,孩子们乖巧人见人爱,现在娃还是那个娃,关系变了,从母慈子孝变成了鸡飞狗跳。“我家娃是那种写作业特别磨蹭的,一会儿玩玩橡皮,一会儿吃点零食,一会儿上个厕所,看着就火大。”黄女士苦笑着说,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,“小冲突”也多了起来。

家长徐女士笑称,到四年级才蒸发那都是人间大爱了。据徐女士观察,大多数家长在娃二年级、三年级时就成了朋友圈隐形人口。“就说我自己吧,刚生娃时什么都晒,娃笑了、哭了、吃了、拉粑粑了,不管什么事都要在朋友圈里普天同庆,对孩子的爱完全溢出屏幕。而现在呢,好不容易发一次和孩子有关的,不是给孩子拉票,就是阅读活动打卡。”

回想闺女小时候,崔女士也是个“晒娃狂魔”。一颗刚冒头的牙,一床前一晚尿湿的被,一场感冒、发烧,都忍不住分享。可现在崔女士的朋友圈已经三天可见,孩子的照片好久都看不见了。“以前看娃,哪儿都是优点;现在看娃,全身急需教化,更别说发朋友圈了,能不挨打就算慈母光环了。”崔女士笑着说,如果一个女人突然爱发朋友圈了,那她一定是生娃了;如果一个女人不发朋友圈了,那她的娃一定是上小学了。从天使妈妈到“刻薄后母”,只需要娃上个小学。以前下班回家,孩子扑过来,都是笑脸相对:“宝贝,今天想妈妈没有?”现在推门进屋,孩子蹿出来,都是脸色一沉:“作业写完了吗就玩?”

究其原因,徐女士和崔女士都认为是孩子长大后,太“费”妈了。原本晚饭后躺在沙发上晒娃的休闲时间都用来“战斗”,辅导作业辅导得狼烟四起,做题做到焦头烂额,陪练乐器陪到痛不欲生。好不容易把娃弄上床休息,自己也成了一摊泥。在崔女士看来,大多数四年级以上孩子的家庭都有些不快乐,要操心孩子学习,还要为了小升初和其他各种问题焦虑,没什么发朋友圈的内容和心情,渐渐形成了“四年级蒸发现象”。除此之外,随着孩子年龄渐长,叛逆逐渐严重,使得亲子互动不如从前那般亲密,也是孩子年龄越大,家长越少“晒娃”的原因之一。

专家建议

  激励孩子成长 多和孩子沟通

朋友圈是朋友之间分享生活中喜怒哀乐的空间,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,毫不例外成为重要分享主题。孩子小的时候,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,只有可爱和调皮的类型不同而已,因此在学前这个阶段,家长们晒娃没有任何心理负担。随着孩子上学,特别是入学几年后,当学业成为孩子的生活主题,基于学业的差别开始形成,家长分享起来会变得负担。

对此,西安市红会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王礼群表示,如果原本喜欢晒娃,但因为对孩子学业不满意而不再晒娃,那建议还要继续晒。家长们可以从晒成果变成晒过程,把孩子努力学习和生活的过程晒出来,这样能激励孩子。“很多人成长的力量来源于被爱,但当一个人只有成绩好才‘被看见’‘被爱’时,孩子往往看不到自我的内在、精神和情绪,从而失去自我,影响孩子健康成长。”王礼群说。

暑假即将结束,抛开朋友圈晒娃一事,对于孩子和家长出现的小“冲突”以及家长面对孩子学业出现的暴躁情绪,王礼群认为,孩子学习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,家长应积极改变,并争取成为“好榜样”。应懂得“寓教于乐”,争取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,毕竟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。很多家长嘴上催促着孩子多看书学习,但自己却捧着手机追剧、打游戏,而这也会让孩子产生“逆反心理”,所以家长也要懂得“言传身教”的重要性。

另外,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,多了解孩子的兴趣点,找到共同话题。要以开放平等的姿态倾听孩子所说的,不要抱着一种“我是家长,你就必须听我的”的方式沟通,要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耐心和陪伴。要正确地看待心理健康问题,如果孩子一旦表现出与以往的明显不同,一定要高度重视,及时沟通及时就医解决,不要回避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去指责孩子。“亲子模式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式适合所有家庭的,每位父母都应该在孩子的交流沟通中,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家庭相处模式。”王礼群说。

文/记者 马相

来源:西安晚报

为您推荐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