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!汉中897公里农村路焕新→

初秋时节,行驶在留坝县紫柏街道办的南楼路上,道路平整干净,路边银杏树、核桃树整齐排列,树下白芨、黄精等中药材长势旺盛。

640
  “这条路走起来顺心,路边的景致让人看着欢喜。”西安游客景先生赞叹道。

南楼路的改造没有大开大挖,而是采用了水泥路面微裂均质化新技术,实现旧路面 100% 循环再利用。“选新工艺是‘一举三得’!”留坝县农村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苏铅说,“能节省成本、保护生态,施工时还不影响群众出行。”

建设者们把楼房沟民宿、药香谷产业园、“西寺闻钟”文化节点和沿途景观串联起来,让南楼路成了“风景线”“产业线”,带动周边镇村民宿、中药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。

640-3
  不同于通村路的串联作用,通组路是保障村民日常出行的关键环节。紫柏街道办大滩村竹扒沟组2.5 米宽的砂石路就成了村民出行的“拦路虎”。“以前这条路特别窄,全是砂石,出行不安全。”村民李琰蓉回忆。为打通村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,留坝县交通运输局对该路段拓宽硬化、加装路灯,竹扒沟组焕然一新。李琰蓉也在路边开起了民宿,“路通了,环境好了,生意越来越红火。”

村组路是乡村振兴的“毛细血管”,县域干线公路就是农村发展的“主动脉”。在勉县,新改建的汉土路笔直舒展,双向两车道的设计让往来车辆通行顺畅,带动沿线农业、旅游、工业一片火热。

“以前路窄,收割机进不了田,收购商也不来。现在路好了,收割机直接到地头,粮食能卖好价钱!”金泉镇雍西村村民侯文华指着稻田说。

640-1
  如今,一条条农村路延伸至田间地头,既实现村民“出门不沾泥、运输不费劲”的愿景,更打通农产品产销通道,实现“人享其行、物畅其流”。

这份便利与生机的背后,离不开市交通运输局的精准施策与持续发力。今年以来,我市已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897公里、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335公里,完成年度任务79%。“我们将持续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,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。”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左凯告诉记者。

640-2
  从南楼路“蝶变”到汉土路“新生”,农村路不只是“出行道”,它们是“经济线”,让农产品出得去、游客进得来;是“风景线”,让绿水青山和道路美景相映;是“纽带线”,承载着百姓的美好生活向往。

短评

  897公里农村路的焕新,不是简单地修路。南楼路串起民宿与产业园,竹扒沟组的路让村民开起红火民宿,汉土路引得收割机进田、粮食卖好价 —— 这是把“出行道”实实在在变成了“致富路”“幸福路”。

走在路上,听村民说“出门不沾泥了”“游客来得勤了”,满眼都是乡村的蓬勃生机。而这幅“路通业兴、路畅民欢”的图景,仍在随着更多乡村道路的升级改造,续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。

来源:汉中发布

为您推荐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