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乡”聚力量·“创”新未来丨传统村落“留”下来“活”起来“旺”起来

“以前只觉得采莲船热闹,今天才懂唱词里的故事!”

“原来舞狮不只是跳一跳,连步伐和眨眼都有这么多讲究!”

……

640-104
近日,走进江口镇梭椤村非遗传习馆,馆内“神秘梭椤树”“风雨梭椤城”“秦蜀古道”等主题展区渐次展开。梭椤古树的千年故事、代代相传的非遗文化、舌尖上的风味记忆,在这里悉数化作可触可感的生动符号。

640-105
作为留坝县首家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非遗传习馆,这座集历史展示、民俗体验与文化研学于一体的空间,自2025年6月开馆以来,便迅速成为当地研学旅游的热门打卡地。

640-106
为何打造这座传习馆?答案藏在梭椤村近千年的历史底蕴中。因千年梭椤树得名的梭椤村,至今留存着古城墙、梭椤庙、拴马桩、古井等历史遗迹,并于2023年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为更好保护这些珍贵遗存,梭椤村在守护历史文脉的前提下建成非遗传习馆,系统收录村落历史文化、民俗风情及传统技艺、节庆习俗等非遗资源,成为年轻一代了解非遗、传承文化的鲜活课堂。

640-107
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、自然遗产的“活化石”,保护并非简单的圈地守护,而是要在传承与开发间找到平衡点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“山连山、山靠山,人人都在山里转,山间有水不见田,出门过河难上难。”这句流传久远的民谣,曾是武关驿镇河口村闭塞过往的真实写照。这里虽是古褒斜栈道与文川古道交汇的“栈道之乡”,却也曾因群山环抱的地理环境,长期受困于交通不便的发展制约。

640-108
如何将“深闺”的资源开发利用起来?河口村大胆作为,积极盘活闲置资源,打造出集休闲垂钓基地、临水星空玻璃房、景观荷塘、儿童戏水区、庭院主题餐厅于一体的“中国栈道渔村”景区,逐步形成配套完善、业态丰富的乡村旅游新业态。与此同时,村里还通过编制《武关驿文集》、修建村史馆、打造栈道微景观等方式,让“栈道”文化记忆真正留下来、活起来。

640-48
如今,当游客循着文化印记走进河口村,不仅能在山水间体验垂钓戏水的乡野乐趣,还能在村史馆的老物件中触摸历史脉络。“村里一年一个样,游客越来越多,我们的农产品也卖得红火!”村民张大姐的笑容里,满是幸福与满足。古村的保护与活化,正为河口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日子。

640-109
以“保护”留住传统村落的记忆,用“活化”赋予其造血能力,留坝县“保护+活化”的发展模式,不仅守住了传统村落的乡愁根脉,更让老村落焕发可持续的新生机。武关驿镇上南河村秉持“修旧如旧”的思路,维护修复古褒斜道、文川古道,让壁画、碑刻、楹梁等古迹依然散发着历史韵味;火烧店镇中西沟村则挖掘天文与农耕文化,建成陕西首座乡村天文台和陕南首个稻花香主题公园,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体验;紫柏街道小留坝村以“民宿+艺术集群”为路径,整合传统院落改造为高端民宿集群,打造出融合现代艺术与乡土情怀的楼房沟民宿群,不仅为古老村庄注入艺术魅力,也切实提高了村民收入……

640-110
如今,行走在留坝的传统村落,古与今、新与旧完美交融。孩童在古巷中嬉笑奔跑,游客在非遗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,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齐头并进。曾经沉睡的古老村落,在文旅融合与传承创新的双向奔赴中,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(记者:余雅洁)

640-47
来源:“留坝发布”微信公众号

为您推荐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