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让汉中市面临双重考验——农业灌溉用水吃紧,城市绿化也频频“喊渴”。近日,不少市民发现街头行道树穿上了“水袋马甲”,这种抗旱“黑科技”究竟藏着什么门道?在汉中中心城区天汉大道两侧,市政园林处的工人们正在为行道树依次系上鼓囊囊的绿色“马甲”——抗旱滴灌袋,每个袋子可装40升左右的水(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),通过微小的渗水孔为树木全天侯持续送水,差不多14小时左右完成渗透,既节约水资源,又能深层滋润土壤。“它这个好处主要体现在通过慢渗透,对土壤更深层次渗透,达到树根对水分的需求。以往我们用水车浇水,因为作业速度快,水量大,土层吸收只有3—5公分,再加之天气干旱、高温以后,挥发更快。”汉中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主任王宁介绍。面对三万余株行道树的“饮水刚需”,汉中园林部门创新采用分级抗旱方案:在树冠浓密的民主西街,使用简易自制滴水袋;在光照强烈水分需求较大的的天汉大道、西环路等路段选用专业滴灌水袋进行根部滴灌,这样既节省成本,也最大程度节约了水资源。根据运行几天的统计情况来看效果明显,节水量每天超过30%。“我们呼吁全市市民在路上看见这个抗旱滴灌袋的时候,请保护好它,不要随意破坏它,让我们共同节约好我们的水资源。”王宁向市民发出倡议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“生命之水”大多来自基坑排水、雨窖存水等再生水源。在绿篱养护区,蜿蜒的滴灌管网正进行精准灌溉;人行道绿化带里,利用储水器持续释放水分。目前,该技术已覆盖重点缺水区域,未来将扩展至更多绿化点位,进一步提升抗旱保绿效能。来源:汉中日报